登高望远,不如“膳”待夕阳!
2025-10-27

金秋送爽,丹桂飘香,又是一年重阳节。在这个寓意长寿、尊老敬老的传统节日里,除了陪伴长辈登高赏菊,我们也更应关注他们“舌尖上的健康”。吃得好,不等于吃得对。随着年龄增长,长辈的身体机能悄然改变,对营养的需求也大不相同。

今天,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临床营养科就作为您的专属营养医师,为您送上一份“秋日养生营养锦囊”,帮您把健康与关爱,融入一日三餐。

肌肉流失? “优质蛋白”是关键

01

很多长辈觉得“老来瘦”是好事,却不知这可能暗藏“肌少症”风险。肌肉减少会导致乏力、跌倒概率上升,而优质蛋白质正是维持肌肉的“基石”,保证每天“三份”优质蛋白,搭配简单易操作。

我们可以这样做:每天一个鸡蛋、一杯牛奶/酸奶、一份巴掌大小的鱼/瘦肉/豆制品。

骨骼变“脆”,“钙”与“阳光”来守护

02

骨质疏松是长辈的“隐形威胁”,一次意外跌倒就可能造成严重伤害。而钙需要维生素D“帮忙”才能更好吸收,二者缺一不可。

我们可以这样做:

补钙:每天1杯奶,搭配豆制品(如豆腐、豆干)和深绿色蔬菜(菠菜、西兰花);

补维生素D:天气好时,陪长辈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3点后晒太阳15-30分钟,同时适量吃些海鱼、动物肝脏。

“膳食纤维与益生菌”双剑合璧

03

长辈肠胃蠕动变慢,容易便秘或菌群失衡,这不仅是“动力不足”,更是肠道“生态环境”出了问题。膳食纤维是益生菌的“粮草”,二者协同才能改善肠道状态。

我们可以这样做:

补充“粮草”(益生元): 把一部分精米白面换成粗粮杂豆(如燕麦、红豆、藜麦),多吃蔬菜、水果和坚果。记住“彩虹饮食法”,让餐桌五颜六色。

引入“外援”(益生菌):适量让长辈吃一些酸奶、开菲尔、豆豉等富含益生菌的发酵食品。

口干、反应慢?可能是“水”没喝够

04

长辈对口渴的感知变弱,容易隐性缺水,进而导致血液粘稠、头晕或加重便秘。补水是最简单却最易被忽视的营养需求。

我们可以这样做:

提醒长辈“主动喝水”,少量多次。早起一杯温开水,睡前一小口。也可以在餐桌上准备汤羹(如清淡的蔬菜汤、南瓜羹),既能补水又能补充营养。

营养医师的“加减乘除”点菜法

05

节日聚餐想让长辈吃得开心又健康?记住这四招,轻松搞定营养家宴。

做加法:加一道“蒸煮菜”

清蒸鲈鱼、白灼虾、冬瓜蒸鸡胸……减少油烟,保留原味和营养,更适合长辈咀嚼和消化。

做减法:减盐、减油、减糖

减盐:主动要求菜品少盐,或用醋、香料(如香菇、香菜)提味。

减油:避开油炸、红烧、干锅类菜肴,多选清炒、凉拌。

减糖:传统的重阳糕、月饼高糖高油,浅尝辄止,与长辈分食一块,心意到了即可。

做乘法:主食“粗细搭配”

用杂粮拼盘(玉米、紫薯、山药)或五谷丰登,代替部分白米饭。

做除法:剔除“健康风险”

避免生冷、过硬、黏性过大(如汤圆、年糕)的食物,防止噎食和消化不良。

暖心小贴士:让关爱藏在细节里

1. “软”一点:食材切小块,肉类可剁成肉糜,蔬菜煮得软烂些,方便咀嚼。

2. “暖”一点:秋季渐凉,为老人准备温热食物,避免生冷,保护脾胃。

3. “陪”一点:最好的营养是“陪伴”。心情愉悦是开启健康大门的第一把钥匙。陪他们吃一顿饭,聊一会天,胜过任何灵丹妙药。

莫道桑榆晚,为霞尚满天。让我们从关注长辈的一餐一饭做起,用科学的营养知识为他们保驾护航,愿天下所有长者都能胃口常开,筋骨强健,乐享安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