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现了胃息肉怎么办!
什么是胃息肉?
胃息肉医学标准术语是:胃黏膜局限性良性隆起病变,是突出于胃黏膜表面的隆起性病变,表面常较光滑。简单的说,就是胃粘膜上边长了一个“疙瘩”,当然,可能是一个,也可能是多个,而且个头也大小不一。
他们也分好坏,好的就安安静静的长在那里,不打扰你的正常生活,甚至是如果你不去检查胃镜,都不会知道它的存在。但是坏的就要出来搞事情了,它会长大,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,如果有症状了,比如疼痛、腹胀、便血等,就说明它已经很大了。
如果息肉长了一大堆,就说明可能是你的“出身”不好,有“家族性息肉病”
息肉的分类和分型
胃息肉大致可以分为两种,即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,详见下图。
1.腺瘤性息肉
约占胃息肉的10%—25%,癌变率较高,约1/3—2/3,而且息肉越大,时间越长,数量越多,癌变率越高。另外,广基的息肉比带蒂的息肉癌变率要高一些。
腺瘤性息肉是沉默的杀手,前期无任何症状,如果不加以关注并及时处理,时间长了,很容易变成“腺癌”。所以,对于这些家伙,一旦发现了,一定要处理干净。
2.增生性息肉
大部分息肉是属于增生性息肉,一般不会癌变,但是会有一定的消化道症状。增生性息肉的癌变率相对较低,大约占0.5%—1.8%左右。如果同时有幽门螺杆菌的感染,会让这一概率一定程度上上升,如果息肉个头较大(>1cm)或是有蒂,也会增加癌变的风险。这类息肉中,有大概1%—20%会存在灶性异型增生。如果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,在感染清除后,大约一半左右的增生性息肉会自行消退。
友情提醒:虽然与腺瘤性息肉相比,增生性息肉癌变率低,但是如果个头较大的增生性息肉(>1cm)还是建议及时切除。
3.胃底腺息肉
胃底腺息肉又叫Elster囊肿,分为散发性和家族性两种。前者与长期服用拉唑类药物有关,如果发现这种息肉,说明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。异型增生灶的发生率不到1%,所以说,一般上认为这种息肉不会癌变,但是不能排除个别“特殊”情况存在的可能。后者25%—40%左右会发生不典型增生,但是两者在内镜下难以鉴别。
4.特殊类型的胃息肉
①错构瘤性息肉:多见于胃窦部位,常单个出现,基本无恶变倾向。
②异位性息肉:多为良性。
③家族性息肉病:胃部多在胃窦出现,5%左右为腺瘤性。
胃息肉一定会有症状么?
不一定。其实很多人长了息肉根本不知道,因为大多没有任何症状,只是在偶然胃镜检查时发现。有的可出现上腹部轻微疼痛或不适、恶心、厌食、消化不良、体重下降及慢性腹泻等症状。如果息肉表面糜烂、溃疡,可以发生间歇性或持续性出血。较大的息肉可以阻塞于幽门或息肉样胃窦黏膜滑入十二指肠,则可以出现幽门梗阻症状。
为什么会长息肉?
目前息肉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,考虑跟一下因素有关:1.遗传;2.幽门螺杆菌感染;3.胆汁反流;4.抑酸药;5.吸烟;6.饮酒;7.不健康的饮食习惯;8.性别及年龄。
哪些息肉需要处理?
笔者认为,腺瘤性息肉一定要及时切除。非腺瘤性息肉视情况而定,如果息肉较大、较多,亦需及时切除。即使发现了胃息肉,也不必过度惊慌,及时处理,定期复查可保无虞。
供稿:便秘科 张桂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