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3月24日是第30个“世界防治结核病日”。为进一步推动结核病防治工作,现就做好2025年“世界防治结核病日”全面行动,全力投入,全民参与,终结结核。
结核病的定义及别名: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,也被称为“痨病”。
结核病的传播方式:结核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,即感染者咳嗽、打喷嚏时排出的结核分枝杆菌悬浮在飞沫中,被健康人吸入后感染。结核病也可通过消化道传播,如饮用未经消毒的带有结核分枝杆菌的牛奶或乳制品。
结核病的症状和危害:结核病的症状包括咳歔、咳痰、低热、盗汗、乏力等,严重时可出现咯血、呼吸困难等。结核病对个体的危害较大,如不及时治疗,可导致病情恶化,甚至危及生命。同时,结核病也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,具有高度传染性,容易造成社会恐和疫情爆发。
结核病的预防措施
1、控制传染源策略
早期发现和治疗结核病患者:通过加强结核病筛查和诊断,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结核病患者,减少传染源。对结核病患者进行隔离和治疗:对确诊的结核病患者进行隔离和治疗,防止其继续传播病菌。加强结核病疫情监测和报告:建立完善的结核病疫情监测和报告系统,及时掌握疫情动态,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传染源。
2、切断传播途径
加强空气流通和消毒: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定期对公共场所和患者居住地进行消毒,减少结核杆菌的传播。避免接触结核病患者:尽量避免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,特别是与开放性肺结核患者接触。
注意个人卫生: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如勤洗手、不随地吐痰等,减少病菌传播。
3、保护易感染群
接种卡介苗:接种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有效手段,特别是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更为重要。加强营养和锻炼:合理膳食,增如营养摄入,如强体育锻炼,提高身体抵抗力。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: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,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,有助于预防结核病。
4、日常生活预防
不随地吐痰:避免随地吐痰,特别是在公共场所,以减少结核杆菌的传播。咳嗽、打喷嚏时掩口鼻:在咳嗽、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或手帕掩住口鼻,避免结核杆菌通过飞沫传播。
定期体检:定期进行体检,特别是对于有结核病家族史或高危人群,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结核病。
疾病预防控制科
2025年2月26日
本文为公益性科普文章,仅用于普及健康养生知识。
提高公民健康素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