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坐浴原来真的能促进肛肠疾病的恢复啊!
2025-04-26

      从《黄帝内经》的 “其有邪者,渍形以为汗” 到现代临床验证,传统中医中藏着一个简单有效的良方 —— 中药坐浴疗法。它将中药材精心煎煮,按比例调配药汁与水。通过先熏后坐浴的方式,也就是坐在盆内对疾病处熏洗的过程,让温热的药液直接作用于肛门患处。中药坐浴传承千年的疗愈智慧,帮助无数患者缓解病痛,加速肛肠疾病的恢复进程 !



      中药坐浴疗法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应用历史,隶属于中医外治法的一种,在外治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,具体而言,在中医理论指导下,通过辩证选用一定的中药,经过水煎加工成中药液,配兑热水进行局部坐浴,它可使药液较长时间的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,靠温热和药物,通过体表直接作用于机体以达到疏通经络,祛风除湿,活血化瘀、消肿止痛、收涩固脱等治疗的一种外治法。目前,中药坐浴疗法在肛肠疾病术后广泛应用,且取得很好的疗效。



      中医认为坐浴疗法能“使气血得疏,患者自然爽快,亦取瘀滞得通,毒气得解,腐肉得脱,疼痛得减……”。有学者认为,坐浴乃是“借药力直接作用于患处,治疗疾病,……祛逐邪毒,调和气血,涤除脓腐,清洁伤口”。在肛肠疾病术后运用中,中药坐浴疗法直接将药水煎汁,作用于肛周伤口,使伤口局部维持较高的药物浓度,改善伤口局部血液循环,祛除伤口脓腐,清洁肛周分泌物及残留的粪便,软化创面痂皮,促进坏死组织脱落、肉芽组织新生,减轻伤口疼痛,促进伤口早日恢复。



      研究表明,肛门齿线是药物最容易穿透的皮肤。由于药物经皮吸收的效果和皮肤的厚度成反比,和皮肤扩散性成正比,所以肛门局部用药有利于药物的透入和吸收,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最大程度经皮吸收,直达病灶发挥疗效。此外肛门部血管丰富,肛周皮肤的汗腺、毛囊、皮脂腺也是药物吸收的重要通道,其作用不可忽视。



      大家要记住,肛门疾病术后采用中药坐浴最佳时间是10-15分钟,温度40C°左右温温即可哦~






供稿:大肠内科冯娇娇


本文为公益性科普文章,仅用于普及健康养生知识。

提高公民健康素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