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家庭用水和医用水您了解过吗?
2025-03-25

我国将3月22日至3月28日定为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,今天是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。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是“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,保障我国水安全”。借此机会,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和大家聊聊日常中饮用水的安全问题,以及节约用水的好习惯。



大家可能觉得这两个话题都是从小听到大的“老生常谈”,但实际生活中,还有很容易被忽略的“盲区”,千万要注意!


01家用饮水安全小妙招


煮沸杀菌:自来水虽经水厂处理,但输水管网可能存在二次污染。例如输水管道(如灰铸铁管)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出现管道内部腐蚀和结垢,甚至出现裂缝、破损,细菌等微生物可通过裂缝侵入管道繁殖,形成二次污染。科学实验表明,将水煮沸1~3分钟可有效杀灭 99.9%的大肠杆菌、沙门氏菌等致病菌,同时能使水中余氯挥发。因此建议饮用白开水。


水龙头维护管理:水龙头作为终端接触点,长期使用易产生水垢沉积。定期更换家中的水龙头,这有助于避免水管内部水垢的积累,还能有效避免水龙头内部细菌和微生物的滋生,从而保障我们的饮用水安全。


有条件可安装家用净水器:家用净水器通过多重过滤技术有效去除水中杂质、重金属等有害物质,提供安全直饮水。选购时建议优先选择通过权威认证的品牌,同时根据水质需求选择合适的过滤技术(如RO反渗透、超滤等)。定期更换滤芯是维持净水效果的关键,建议根据水质情况和产品提示及时更换,确保过滤系统持续高效运行。


培养节约用水好习惯:除了以上这些措施,我们还应该培养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:

1.刷牙时关闭水龙头,单次可节水3~5升;

2.洗澡时采用间断放水模式,缩短2分钟洗浴时间可节水20升;

3.发现滴水水龙头及时报修,1个滴漏点每日可浪费30升水;

4.进行废水循环利用,如淘米水浇花;

5.使用器具节水,如节水龙头。

这些行为看似微小,实际上能够大大减少水资源的浪费,对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有着积极影响。

图片


01医院用水水质类别及监测标准



《中国药典》2020版中对纯化水的要求如下:

1.纯化水为饮用水经蒸馏法、离子交换法、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制得的制药用水,不含任何添加剂。

2.微生物限度:取本品不少于1ml,经膜过滤法处理,采用R2A琼脂培养基,30~35℃培养不少于5天,依检查(通则1105) ,1ml供试品中需氧菌总数不得过100cfu。

3.其余指标如酸碱度、硝酸盐、亚硝酸盐、氨、电导率、总有机碳、易氧化物、不会发物、重金属等均需遵循《中国药典》中的要求。


软水: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、镁化合物的水,天然软水一般指江水、河水、湖(淡水湖)水。

软化水:硬水经软化处理后钙盐和镁盐含量降为 1.0~50 毫克/升。



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用水:根据《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》WS507-2016的要求,内镜清洗消毒室用水需符合以下要求:

1.内镜清洗消毒室应有自来水、纯化水、无菌水。自来水水质应符合 GB 5749 的规定,并应保证细菌总数<10 CFU/100 mL;生产纯化水所使用的滤膜孔径应≤0.2 μm,并定期更换。

2.无菌水为经过灭菌工艺处理的水。

3.必要时对纯化水或无菌水进行微生物学检测。


消毒供应中心用水:

清洗用水:应有自来水、热水、软水、经纯化的水供应。

自来水:主要用于器械、器具和用品的用水达到:GB 5749-85,自来水水质应符合 GB 5749 的规定;终末漂洗用水的电导率应≤15 uS/cm(25℃)。

软水:手工或者机械预清洗,清洗中间步骤,水温60℃以下,不宜出现器械表面结垢的现象。

纯化水:用于精密器械手工清洗,器械的终末漂洗,医疗器械、器具和物品的热力消毒。电导率≤15μS/cm(25℃)。


手工清洗水温15~30℃,机械清洗预清洗阶段水温≤45℃。



医学检验科:纯化水细菌总数≤100CFU/ml。



其他科室各种用水标准要求:

纯化水:生活饮用水经蒸馏法、离子交换法、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制得纯净水,不含任何添加剂。生产纯水使用的滤膜孔径应≤0.2um,并定期更换。

软化水:生活饮用水除掉全部或者大部分钙、镁离子后的水。

生活饮用水(GB5749-2006):通过自来水处理厂净化、消毒后生产出来的符合相应标准的供人们生活、生产使用的水,细菌总数:≤100CFU/ml。

内镜诊疗中心: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,纯化水细菌总数≤10CFU/100ml。可每季度微生物监测一次(纯化水)。

医院水质管理需以患者安全为中心,通过分级标准、智能监测、精准干预构建防控体系,同时结合《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 18466)等法规要求,持续优化水系统安全效能,降低院内感染风险。

图片




供稿:感控科  郝瑞贞


审核:梁志平 樊英歌